中国已成癌症第一大国,国家层面推进肿瘤早筛
### 中国癌症新发与死亡均位居全球第一
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(IARC)最新数据显示,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,死亡病例300万例,均位居全球首位,分别占全球总数的23.7%和30.2%。肺癌、结直肠癌、胃癌位列我国癌症发病率前三,前十位癌种占新发病例总数的78%。

### 早期发现可提高癌症患者生存
研究表明,早期发现可显著提升癌症治愈率。世界卫生组织指出,1/3的癌症可通过早期发现获得治愈,早期癌症治愈率可达90%。然而,我国80%以上新发癌症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,整体5年生存率仅为40.5%,较美国的67.1%存在明显差距。

### 国家层面推进肿瘤早筛
伴随年龄的增加,当步入中老年时期,人体免疫系统开始走下坡路,也是各种癌症肿瘤的高发时期。如何守护人类的健康,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了癌症的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的“三早”策略。
根据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,到2030年我国癌症五年生存率要提升至46.6%,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要达到 79 岁,全民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%,并提出坚持预防为主、防治结合原则,强化慢性病筛查和恶性疾病的早期发现。
2021年10月,国家卫健委发布《关于印发肿瘤诊疗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》,明确提出要推进肿瘤早期筛查,并指出: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强制度设计,针对适宜肿瘤病种制定完善筛查指南,明确安全、有效、经济的筛查方法,提高肿瘤早期识别能力和机会性筛查水平,促进早诊早治。
### 哪些人群建议进行肿瘤早筛
专家建议,5.22亿癌症高危人群应优先进行早筛。筛查对象应根据年龄、性别、遗传因素、环境暴露及生活习惯等风险因素确定。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定期体检和针对性癌种筛查对成年人群体具有重要意义。